今天(10月17日),央视CCTV2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天下财经》栏目、《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分别在早、中、晚三个重点时段关注盛泽。报道中,央视记者深入本届盛泽纺博会现场,采访了多家盛泽本土参展企业和采购商,集中展现了盛泽纺织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深度解读盛泽纺织贸易如何逆势增长,解码了千年绸都的产业焕新之路。


央视报道,在江苏苏州的纺织重镇盛泽,最近迎来面料销售的高峰期。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盛泽纺织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两天,一年一度的江苏纺织品博览会正在盛泽举行。展会现场,300多家纺织企业与1500多家全球采购商进行为期三天的产业链供需对接。
来自巴基斯坦的哈西博已经是连续两年来到纺博会洽谈采购了。去年他在这里签回了5万美元的棉纺布料订单。盛泽当地丰富的面料产品和生产服务能力,让他今年有底气申请到更多预算前来参会。“我们的客户集中在巴基斯坦、伊朗,对棉纺、尼龙类的面料有很大的需求。在这里,我能找到几乎所有的面料类型和款式。只要有合适的产品,预算都不是问题。”巴基斯坦康泰斯纺织公司采购总监哈希博·默罕穆德说。
从东南亚、中东,到非洲、拉丁美洲,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正成为盛泽2500多家纺织企业重点开拓的增长点。吴江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丰家凯说:“一些‘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现在就是比较多。品类多了,我们现在合作工厂数量,比原来要增加很多。”
在新兴市场的带动下,今年1至8月盛泽外贸出口增长7.4%。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出海,今年盛泽政府还牵线搭建平台,引入多家国际权威机构,在纺织品快检认证、数据追溯和低碳转型等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接轨全球市场。中欧纺织产业区块链技术追溯项目合作方代表樊德文说:“我们将通过新平台的落地,引入区块链等可追溯技术手段,为中国的纺织企业提供从原料到零售终端的可信任数据链,推动整个纺织生态系统的数字化与可持续转型。”
不仅仅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顺应近年来户外消费的新热潮,苏州盛泽的纺织企业也在加速创新转型。一张5微米的透明薄膜,厚度只有头发丝的1/10,却能经受住上万毫米水柱的压力测试,盛泽的这家新材料科技公司今年成功研发出这款用于户外冲锋衣的防水透湿膜,不仅打破国外面料商的垄断,还大大提升了性能指标。江苏苏州汉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林说:“传统的三合一(冲锋衣)整个商品要做好,一般的克重都要一百多克、二百多克。现在我们能做到就在四十多克。”凭借这项技术突破,企业成功拿下了几家头部户外品牌的合作订单,刚投产的全新薄膜生产线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今年这个面料,已经有超过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明年应该会有两个亿的销售额。”陈玉林补充道。
眼下在盛泽镇2500多家纺织企业中,已有800多家投身防晒户外面料的研发与制造,形成了协同紧密的产业集群。依托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不仅可以共享研发检测设备,还能链接到国内外的专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创新联合体来协同攻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徐锦龙说:“我们更多的现在在做,比如说防水、智能降温,包括抗紫外(线)。因为把一个功能做好可能相对容易,但是把所有功能都做好,它对纺织的工艺要求会比较高。”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昊说:“从传统的价格竞争变为我们的产品的质量的竞争、‘含绿量’的竞争、科技含量的竞争,以及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升,产业集群能够不断地迭代更新,都体现了我们盛泽纺织的内生活力。”
除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关注外,本届盛泽纺博会还以“线上云端联动 + 线下实景呈现”的创新模式引爆新媒体流量,实现了传播效能几何级增长。纺博会开幕3天以来,举办了东方杯·2025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决赛,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大会,中国(盛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2025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绸都盛泽风尚秀,桑罗、龙泉禧里、紫晶花等品牌新品发布秀演等多项活动并进行全程直播,“秀、展、赛、会、商”五大板块联袂演绎,线上观看量超5600万人次,让“盛泽织造”的品牌影响力跨越山海、直达全球。
从“流量”到“留量”,借助盛泽纺博会的平台,盛泽将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助推产业升级、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市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最终以“增量”诠释“世界面料看盛泽”的新时代内涵,谱写高端纺织引领未来的锦绣华章。